中国水泥年鉴

《中国水泥年鉴》2007卷(下称《年鉴》),是由中国水泥协会组织编纂的一部大型权威性行业工具书。它客观反映2006年中国水泥工业的全貌,是对水泥行业进入“十一五”期间第一年这一重要发展时期真实、客观的历史记录,也是中国水泥业面向国际市场敞开窗口,进行宣传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本《年鉴》的编纂得到了国家有关政府部门和中国建材联合会领导的关注和支持,并联合各省市水泥协会,部分大型水泥企业和中国建材数量经济监理学会,在中国水泥协会秘书处的领导下,与《中国水泥》杂志,数字水泥共同进行编写工作。《年鉴》由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雷前治担任编委会主任,中国水泥协会20位副会长担任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担任常务副主编,并特邀各省、区,市水泥协会,部分大型水泥集团,水泥院所的代表担任编委。

本(年鉴》内容共分八篇。第一篇是特载,主要介绍2006年国家出台的政策法规、各地方政策、重要文章,领导关注,媒体关注及行业热点,从不同层面、立场、角度阐述其观点。在大力推进新型干法窑的同时,节选立窑新技术文章,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求。第二篇是综述,反映32个省,市水泥工业概况,以便读者深人了解地方发展状况。第三篇是水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对2006年全国水泥工业经济进行分析。第四篇是标准,专利,科技成果。第五篇是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以表彰为中国水泥工业做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第六篇是企业篇,选择在行业内有影响力,技术先进,改革卓有成效的,国家重点支持结构调整的60户大型水泥中部分企业进行形象宣传,在行业史上留下领军企业的风采。第七篇是中国水泥大事记,翔实记录水泥业--年来发生的大事、要事。第八篇是统计数据,统计了2006年中国水泥产品产量,进出口情况,产品价格及主要财务指标。

本《年鉴》收录的全国各地水泥行业有关情况和统计数据,来源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贸委,建材行管办或水泥协会。某些主题和数据可能在不同部分和不同篇章中有所涉及,应综合对照才能全面地掌握有关情况。统计数据以中国建材数量经济监理学会提供材料为准。

本《年鉴》分部类.栏目,条目3个层次,根据资料分类的需要,在少数栏目下设有类目。条目为本年鉴的基本文献形式。条头一律用黑体字加“【】"表示。“★"表示本部分有注解、说明。

本《年鉴》收集资料的范围是全国性的。暂未包括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本《年鉴》在搜集资料、编辑、整理、校对的过程中,承蒙编委会,特约编委,特约编辑及各地方行管办,水泥协会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本《年鉴》的出版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谨致谢忱。

本《年鉴》收录的内容是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中国水泥工业资料,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虽然编辑尽最大努力多方搜集素材,但限于能力和条件,加上收录的资料繁杂,难免有所遗漏,望广大读者对本卷《年鉴》中的不足之处给予批评,指正。

 

标签: 建筑
下载地址(选择年份去下载)
年份 内容年度 文件格式 下载
2015 2014 PDF 下载
2014 2013 PDF 下载
2012-2013 2011-2012 PDF 下载
2011 2010 PDF 下载
2010 2009 PDF 下载
2009 2008 PDF 下载
2008 2007 PDF 下载
2007 2006 PDF 下载
2001-2005 2001-2005 PDF 下载
下载说明
  1. 本站文件以PDF格式为主,部分文件需要专门的软件查看:
    • rar/zip为压缩包,请使用Winrar解压
    • caj/nh/kdh/caa文件请使用CAJViewer
    • ceb文件请使用Apabi Reader
    • pdg/pdz文件请使用超星阅读器
    • 光盘格式一般以html文件存在,使用浏览器即可查看
    • 年份久远的光盘格式一般以.exe文件存在,若无法正常使用,请先安装Flash
  2. 数据来自各省、市、县统计局公开信息及网友共享资源,仅作学术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3. 网站内容如有侵权,请通过访客留言知会本人,我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