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黄冈年鉴》创刊于1997年,是由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主管,黄冈年鉴编纂委员会组织编纂的年度资料性文献,旨在全面系统地记述黄冈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本卷为总第26卷。
二、《黄冈年鉴》的编辑出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全面客观地反映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和各县(市、区)、各部门、各行业取得的重大成就,力求做到观点正确、框架科学、资料翔实、记述准确、编写规范、特色鲜明。
三、《黄冈年鉴》采取分类编辑法,按照类目、分目、条目的框架结构组成主体内容,不同层次的标题和正文用不同字体加以区别,全书条目标题统一用黑体加“[]”表示。本卷年鉴在保持原有框架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篇目采取社会分工与以事分类相结合,在类目、分目、条目三个层次上,对内容进行分类合并,进一步优化框架结构。增设“专记”“经济合作”“附录”类目,将“财政·税务”并入“经济综合管理”类目,将“邮政·通讯”“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应急管理”升格为类目,并增加分目设置,丰富年鉴内容,突出黄冈地域特色和年度特点。
四、本卷年鉴共设40个类目,分别为图片专题、特载、专文、专记、大事记、黄冈概貌、中国共产党黄冈市委员会、黄冈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黄冈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黄冈市委员会、中共黄冈市纪律检查委员会·黄冈市监察委员会、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法治、军事、经济综合管理、园区建设、农业、工业、经济合作、商业贸易、旅游业、金融、交通运输、邮政·通讯、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科学技术、教育、文化·传媒、卫生健康、体育、人力资源管理、应急管理、社会生活、市辖县(市、区)、人物、统计资料、附录、索引。
五、本卷年鉴内容均由各地各部门撰稿人撰写提供,并经供稿单位领导审核;书中在职领导干部名单经市委组织部审核;统计资料由市统计局提供。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等原因,有关部门和县(市、区)所用数据与黄冈市统计局提供的“统计资料”中的数据可能不完全一致,请读者查阅和引用时注意。全书未特别标注时间的彩色图片均摄于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