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无锡年鉴》是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无锡市档案史志馆编纂出版的年度资料性文献,首次出版于1991年,一年一卷,本卷为第32卷。
二、《无锡年鉴(2022)》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记载2021年度无锡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情况,旨在为各级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为社会各界了解无锡、建设无锡提供最新信息,并为续修地方志书积累资料。
三、《无锡年鉴》按照分类编辑法,设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部分分目下设副分目,条目为记述的基本单元。部分条目后设延伸阅读。
四、与《无锡年鉴(2021)》相比,《无锡年鉴(2022)》新设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乡村振兴、就业,进一步优化篇目设置,突出时代特点和无锡特色。全卷设市情概览、中国共产党无锡市委员会、无锡市人民代表大会、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无锡市委员会、中国共产党无锡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无锡市监察委员会、民主党派·工商联、群众团体、法治、军事、经济管理、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建设、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园区经济、制造业、建筑业、商贸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农业、经贸合作、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大众传媒、卫生健康、体育、就业、收入与消费、社会保障、社会事务、公共安全、辖区建设、人物·荣誉40个类目。卷首设专题彩页、特载、专文、大事记,卷末设附录、索引。
五、《无锡年鉴(2022)》记述起讫时间原则上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卷首专题彩页选用了2021年度以前资料;市领导的职务变动截至2022年3月无锡市两会结束。
六、按2021年行政区划,年鉴中的“无锡市”“全市”,范围包括江阴、宜兴2个市(县),梁溪、锡山、惠山、滨湖、新吴5个区和经开区;“市区”,仅指上述5个区和经开区。本鉴所称“经开区”,特指无锡经济开发区。
七、年鉴中的条目,由各部门、各单位和各市(县)、区专人撰写,并经各自单位领导审阅。撰稿单位加括号列在每个条目后面,审稿人名单列于卷首。
八、数字用法、标点符号用法分别采用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GB/T15835—2011)、《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2011),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3年12月发布的《量和单位》系列国家标准。大事记中,“△”表示“同日”。表格中,“#”表示总项中的主要项。
九、本年鉴的检索方法有目录和索引两种。目录在卷首,编排至条目;索引在卷末,采用主题分析法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