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年鉴》是镇江市人民政府主办、镇江市史志办公室编撰的大型地方综合年鉴,创刊于1992年。《镇江年鉴》的编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逐年记载镇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为社会各界认识镇江、研究镇江、发展镇江提供基础资料。
《镇江年鉴(2019)》记载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基本面貌、发展状况和各行各业取得的新进展、新成就、新经验,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及进行的新探索。《镇江年鉴(2019)》作了较大幅度调整和完善,整合重设《特载》《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地方立法》《经济管理》《附录》等类目(分目)。同时,载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监测平台建设、特色小镇创建、低碳城市建设等内容;继续设立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镇江网情》题录等特色内容。彩色画页继续设立“城市名片”,介绍城市特点和重要荣誉。为增强年鉴实用性,在相关部类安排重点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大专院校等“点”上的信息,刊登最新版《镇江市政区图》《镇江市城区图》,继续选登有资料价值、史料价值的图表。
全书采用分类编撰法,分类目、分目和条目3个层次,共设34个类目、278个分目、2000多个条目(图表)。个别分目下设立次分目,其标题前后加“·”表示。条目为记述实体,其标题用黑体字加【 】表示。文中“市区”表示“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表格中﹟表示“其中”。全书所用稿件由市各部门、单位,各辖市(区)专人撰写,并经过各单位领导审阅,事实与数据均经过反复核对。统计数据均使用法定计量单位,正文部分有关数据,由于统计来源、口径和时间不同而存在不尽一致的情况。对有些重要资料的记载在时限上适当放宽,以提高资料使用的时效性。
全书配有多重检索方法:卷首设中文目录,卷末设主题分析索引,并辅之以全书条目参见系统。全书所有资料可通过目录、索引、条目参见系统以及书眉等查寻。为行文简洁,对部分机构(单位)名称采用习惯性简称,并在目录前配有《镇江年鉴》主要机构(单位)简称全称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