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仁市地处黔湘渝三省市结合部,是贵州向东开放的门户和桥头堡,自古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美誉。全市总面积18014 平方千米,辖2区8县、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人口449.30万,聚居着汉、苗、侗、土家、佬等29 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0.45%。铜仁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和贵州省委、省政府定位的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铜仁历史绵长,人文荟萃。历史沿革源远流长,秦代属黔中郡,汉时改隶武陵郡,蜀汉时始有县治。2011年 10月 22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开启了铜仁发展新篇章。湘楚文化、巴蜀文化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交融浸润,造就了铜仁绵长厚重的人文历史,涌现出了贵州开科取士第一人田秋、明朝理学家李渭等名士,孕育了严寅亮、周逸群、旷继勋等历史人物。
铜仁物华天宝,资源富集。全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雨热同季,润物宜人。境内有沉江乌江两大水系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229条,水资源总量 162亿立方米,天然饮用水年流量达24亿立方米,已查明地热矿泉 23处,县县有温泉。矿产资源富集,已发现40多种矿种,其中锰矿储量5亿吨,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动植物资源丰富,境内有以黔金丝猴为代表的多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以天麻、杜仲为代表的药用植物 2000多种。油茶、梵净山绿茶、石阡苔茶等特色产品畅销省内外,国际编号“215021"号小行星命名为“梵净山星”“梵净山珍·健康养生”“梵山净水·泡茶好水”“梵净抹茶·香溢天下”的特色品牌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铜仁日渐成为令人神往的康养胜地。
注:2014及以前的年份统计数据为当年数据,2016及以后数据统计数据均为上一年数据,因此没有《铜仁统计年鉴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