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巴南年鉴》是巴南区人民政府主办,巴南区地方志编纂中心组织编纂出版发行的地方综合年鉴。它逐年真实、全面、系统地记载和反映巴南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情况,收录年度性重要文献和资料,旨在为决策服务、为经济导航、为民众提供信息、为修志积累史料,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国内外人士认识巴南的一个窗口。
二、《巴南年鉴(2024)》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存真求实,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载巴南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基本情况,反映年度重要事项与发展变化。
三、《巴南年鉴(2024)》(总第17卷)共设有11个部类,分别是专记、大事记、区情概览、政治、经济、社会事业、镇街、人物·光荣榜、重要文献及文件索引、统计资料、附录。
四、《巴南年鉴(2024)》采取部目、分目、条目编辑体裁,以部目为单元,单元中按事业、行业设分目(部分分目下设次分目),分目下设条目。条目标题用黑体字加“【】”表示。不同层次的标题和正文用不同字体加以区别。行文采用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运用第三人称,规范简化汉字。计量单位均使用法定(公制)计量单位。全书具备双重检索系统(即卷首检索“目录”,卷末检索“索引”)。
五、本年鉴文字、图片资料均由镇街、各部门和单位供稿,供稿单位领导审核。数据主要由统计部门提供,但由于统计口径和统计时间不同等原因,有关部门、单位和镇街所用数据与统计部门的数据有不尽一致的地方,若需采用请注意核实。
六、本年鉴辑录资料以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为限,但前置彩图、重要文献和荣誉结合实际稍有上溯下延。本卷中单用“区委”,均为中共重庆市巴南区委员会。文中人物直书其真实姓名,必要时在姓名前加职务或职称。
七、为免累赘,凡直书月、日而未注明年份的,即为2023年;数据增加或减少多少未说明与某年份比较,即为当年(2023年)与上年(2022年)比较。
八、撰稿人署名于该分目的最后条目末右下角,加括号表示;若在同一分目或条目中有两人以上撰写的,均在最后条目末逐一排列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