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年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组织编纂。旨在记录和反映全省社科界上一年度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加强理论研究,开展社科普及,促进学术繁荣,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四川特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主要工作情况。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年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客观、真实、准确的原则,注重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文字和图表相结合、事实和数据相结合,记录和反映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情况,为全省社科界和社科工作者提供数据信息,为各界人士了解和研究四川哲学社会科学提供基础资料,为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年鉴(2021)》为首次编,主要收录四川社科界 2020 年度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大成果、重点人物。共设 10个栏目记录全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基本情况,突出当年的主要工作、成就、经验和问题。鉴于首次编纂,在“概述”中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专论,在”社科平台及人才队伍”栏目以及”团体会员”栏目中对 77个省级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含扩展)52个高水平研究团队(含后备)110个社科普及基地,以及21个市(州)社科联、62个高校社科联、181个学会(协会、研究会)55 个民办社科机构进行简要介绍。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年鉴(2021)》由四川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总编,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汇总、整理和编辑。各栏目资料主要由各市(州)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普基地,民办社科机构等各级社科组织提供。
《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年鉴(2021)》编纂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省方志办等相关省级部门,以及四川大学、西南财大、西华大学等高校,市(州)社科联、高校社科联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科普基地,民办社科机构等的大力支持。在此,向所有关心和支持《四川哲学社会科学年鉴(2021)》编篡工作的领导和单位以及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
在全卷编纂中,难免存在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予以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