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成都年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二、《成都年鉴》是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管、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成都年鉴社编纂出版的地方综合年鉴,创刊于1987年,以出版年号为卷次名称,每年出版一卷,国内外公开发行;旨在按年度全面、系统、客观、准确辑录成都市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成都市密切相关的内容,为读者了解和研究成都提供年度资料性文献。
三、《成都年鉴》采取分类编辑法,按类目、分目、条目的结构组成内容体系,以不同字体、字号区别不同层次,条目标题均加【】表示。为方便读者查阅,书中配备三重检索系统,即书前有目录、内文中有页眉检索、正文后有主题索引。
四、《成都年鉴(2022)》是总第36卷,主要载录2021年度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料,设成都概述、大事记、政治、经济产业与管理、文化、社会、生态与资源保护、区(市)县、附录9个类目,共有360个分目(次分目)、2?427个条目、22篇文章、210个图表(含示意图)、457幅随文照片,在书前刊载反映成都市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专题图片44页。
五、成都年鉴社同步在“成都年鉴”网站(网址:http://www.chengduyearbook.com/)、“成都年鉴”微信小程序上刊载“《成都年鉴》网络版”。本卷部分图片和内文条目配有二维码36个,读者通过微信APP(应用程序)扫码可查看条目对应视频资料。
六、《成都年鉴》附录收录的文献资料均为原文,统计资料由成都市统计局提供。内文条目中的数据由各供稿单位提供,部分条目中的数据因统计口径等原因可能与统计资料中的数据不相符合,引用时应以统计资料为准;某些指标数据在上年卷刊出后作了调整的,一般不予说明,应以本卷为准。
七、《成都年鉴》的稿件主要由各市直部门、区(市)县,以及部分驻蓉中直、省直单位和部分企(事)业单位提供,均经各供稿部门(单位)审核。视频资料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神鸟知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