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北京昌平年鉴》从2005年开始逐年编纂,是连续出版的综合性、资料性文献,2023卷为总第19卷。在中共昌平区委和昌平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区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实施编纂出版工作。
二、《北京昌平年鉴(2023)》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科学、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三、《北京昌平年鉴(2023)》力争体现时代特征、地区特点、行业特色,全面、系统记述昌平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北京昌平年鉴(2023)》记述的是2022年昌平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重大事件,记述时限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凡在本书中直书月、日的,均指2022年内的日期,文中“年内”均指2022年。《北京昌平年鉴(2023)》采用分类编辑法,用文章和条目两种形式,以条目为主,用规范的语体文、记述体,直陈其事,文字力求言简意赅。全书设类目、分目、子目、条目4个层次,类目、分目、子目的标题分别用不同型号的字体加以区别,条目的标题统一用黑体加[]标明。
四、《北京昌平年鉴(2023)》的文字内容,设有区情概述、特载、专文、大事记、中共昌平区委、昌平区人民代表大会、昌平区人民政府、政协昌平区委员会、纪检监察、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法治、军事、功能区建设、经济管理、金融、农业农村、工业与信息化、商务、交通邮电、生态环境、城乡规划与建设、城乡管理、应急管理、房地产开发建筑业、科技、教育、文化、旅游、卫生健康、体育、社会生活、人物与先进、街道镇(地区办事处)、统计表、附录共36个类目。《北京昌平年鉴(2023)》收录昌平区党、政、军、团体、街镇和部分企业负责人名录,以2022年内任职为限,其中有任免情况的分别予以注明。
五、《北京昌平年鉴(2023)》卷首设有总目、目录,“总目”中英文对照,卷尾设有“索引”,采用主题分析法,按主题词首字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六、《北京昌平年鉴(2023)》的文章和条目,除部分资料由《北京昌平年鉴》编辑部人员直接收集外,其他均由各单位提供并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统计资料由区统计局提供,照片由有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