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济南年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系统地记载济南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诸方面的基本面貌和发展变化情况,为各行各业提供咨询服务,为续修地方志储备资料,为读者了解济南、研究济南提供帮助。
二、《济南年鉴》采用分类编辑法,主体内容划分为类目、分目、条目3个层次。卷首设置反映济南风光、各行各业发展成就和活动的彩页,正文后设置综合性主题索引。《济南年鉴(2020)》是1989年创刊以来的第三十二卷。为更好地反映全市基本情况,全书框架结构与往年相比,栏目名称、排列顺序、所辖分目均有调整。调整后,正文设32个类目:(1)特载;(2)大事记;(3)济南概貌;(4)中国共产党济南市委员会;(5)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6)济南市人民政府;(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济南市委员会;(8)纪检监察;(9)民主党派;(10)群众团体;(11)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12)法治;(13)军事;(14)宏观经济管理;(15)经济监督管理;(16)经济开发园区;(17)工业·信息产业;(18)农业;(19)商贸服务业;(20)财税·金融;(21)交通·邮电;(22)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23)建筑业和房地产业;(24)教育;(25)科学技术;(26)文化·旅游;(27)医疗健康;(28)体育;(29)社会生活;(30)区县;(31)人物;(32)附录。
三、《济南年鉴(2020)》主要记述2019年度济南市行政区域内的大事要闻,卷首彩页个别图片适当突破年度界限;对首次在本年鉴中记载的行业、事业或工作,简要回溯其历史情况。
四、本年鉴的条目由济南市市直各部门、各县区和有关的中央、省驻济单位负责撰写,均经过各自单位负责人的审阅。为示负责,作者署名于条目或分目之后的括号内,单位审稿人员列名单于卷首。主要数据以统计公报为准,因个别供稿单位统计口径不同等原因,有的数据在不同条目中不尽一致,使用时请注意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