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从统计看民航 2023》洞察 2022 年民航业发展
在《从统计看民航 2023》所呈现的丰富数据中,2022 年民航业的发展态势得以清晰展现。这一年,民航业依旧深陷疫情的阴霾,在重重困境中艰难前行。
从运输周转量来看,2022 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 599.3 亿吨公里 。相较于疫情前的水平,差距显著。旅客周转量为 3977.6 亿人公里,货邮周转量为 254.1 亿吨公里。客运方面,旅客运输量仅为 2.5 亿人次,不足疫情前的三分之一。这反映出疫情对人们出行意愿的极大抑制,国际旅行受限,国内出行也因各地防控政策而大幅减少。许多人选择减少非必要的出行,以降低感染风险。货运方面,虽货邮运输量达到 607.6 万吨,但增长也较为乏力。全球供应链的紊乱,使得货物进出口面临诸多阻碍,民航货运的发展也受到波及。
运输航空公司的运营数据同样不容乐观。2022 年,运输航空公司完成运输飞行小时 628.2 万小时,运输起飞架次 256.6 万架次。在册运输飞机平均日利用率仅为 4.35 小时,与正常年份相比,利用率大幅降低。飞机长时间停场,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航空公司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削减航班,优化航线布局。许多中小城市的航线被大幅缩减,一些国际航线甚至完全停飞。
机队规模方面,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共有运输航空公司 66 家,民航运输飞机 4165 架。虽然航空公司数量未变,但飞机数量的增长也趋于缓慢。在市场需求低迷的情况下,航空公司对于新飞机的采购持谨慎态度。毕竟,新飞机的购置成本高昂,且在当前运营状况下,难以快速收回成本。
在航线网络上,2022 年我国共有定期航班航线 4686 条,定期航班国内通航城市(或地区)248 个(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我国航空公司国际定期航班通航 42 个国家的 70 个城市。国际航线数量相较于疫情前大幅减少,国际航空市场几乎陷入停滞。国内航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运营,但也受到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许多航线的客座率较低。
从经济效益角度看,2022 年民航业的亏损进一步加剧。全民航亏损高达 2174 亿元,航空公司亏损 1771 亿元。高昂的运营成本,包括飞机维护、人员工资、燃油费用等,在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使得航空公司的财务状况雪上加霜。为了缓解资金压力,航空公司纷纷采取节支措施,如削减员工福利、减少行政开支等,但这些措施也只是杯水车薪。
安全与服务方面,2022 年民航安全运行依旧保持平稳。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十年滚动值为 0.0183,通用航空事故万架次率为 0.0402。在如此艰难的运营环境下,民航业依然将安全放在首位,这体现了民航人的坚守与担当。在服务质量上,全国客运航空公司共执行航班 275.9 万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为 80.0%。尽管航班量减少,但航空公司在保障航班正常性上仍做出了努力。不过,受疫情影响,机场的 “无纸化” 便捷出行等服务推广速度也有所放缓。
2022 年民航业在疫情的冲击下,经历了极为艰难的一年。运输量下滑、经济效益恶化,但在安全保障与服务质量上仍尽力维持。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过去的困境,也为后续民航业的复苏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让我们更加期待民航业在摆脱疫情阴霾后的重振与腾飞。